Pages

公告-部落格測試中

前滾翻~後滾翻~練習翻轉啦! 核心---設計數學化的課程讓孩子能夠享受「做中學」的樂趣,透過核心問題的討論.同儕間的合作學習分享,進一步察覺與了解---而與其所呼應的是「國小數學起.承.轉.合教學法」~~~~~~~~~~

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《他山之石‧可以攻錯~Part II 數學思想》

《他山之石‧可以攻錯~Part II 數學思想》


這次大陸行的收穫真的不少,回台灣之後我也不斷地把所見所聞分享出去,期望能發揮這趟交流的最大效應。接下來我要分享的是我聆聽的一個講座「問題驅動,釋放思想」,由上海市閘北區小學數學張教研員平主講。

內容十分扎實、詳實,簡述如下:
一、先從「對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」談起
        重視數學思想的目的在協助學生適應未來的社會,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重要數學知識,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(課程標準,2001)
心得è! 2001! 有點嚇到,所以大陸那邊玩數學思想已經一段時間了,難怪接下來介紹的架構與舉例可以這麼詳實。


二、接下來進入「小學數學中的數學思考方法」
    在小學包括下述十二種思想,  張教研員在介紹每種思想時,先說明思想的本質,接下來羅列所涉及的智識點。
1.分類思想  2.化歸思想  3.對應思想  4.優化思想  5.變與不變思想
6.數形結合思想  7.推理的思想(歸納推理、類比推理)  8.符號化的思想
9.方程的思想  10統計思想  11集合思想  12函數思想等等
心得è
    能夠針對思想的本質進行闡述,代表著它的成熟度,而能夠一一羅列知識點,也代表著有一批人深入的實作與分析。在台灣,或許在「連結」的相關能力指標中有些數學思想的蹤影,但大家真的在乎連結這個能力指標嗎?有具體的教學案例嗎?在台灣,它似乎是隱而不現的。
    台灣的老師喜歡把整理得很完整、精緻的知識傳授給學生,或許是因為安全感,很怕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完整,遭到質疑。我曾經在一個演講的場次中利用「分類法(等價類)」來處理「數的乘法結構(質因數分解)」,但有一位老師就反應,他怕學生學習了分類法之後,遭遇到新的數學問題時,會更加的混亂。
    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的差別之一就是一個是過程一個是結果,怎麼會因為數學思想具探索未知世界的可能性,而這可能性可能是多元的、難以掌控的而放棄。

三、最後談「數學思考方法在教學中的落實」
落實的方法有三,其一「重視問題設計,激發學生思維」,特別是在孩子會產生認知衝突之處,提出設問,在激發孩子學習需求之處設問,而這些設問的目的在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;其二是「重視交流表達,即時組織評價」,老師必須要善於傾聽,並鼓勵爭辯;其三是「重視方法歸納,提升思維水平」,老師必須善於適時歸納方法,掌握解題問題的策略,而且要善於即時組織評價,提升學生思維水平
心得è
    文中指出「設問」是必須看時機的,雖然可以促進思考,但問一定得花時間,所以在問之前必須先鋪陳,接下來才設問,把間花在刀口上,這一點我在之前發表的文章中已經一再強調。
    而在教學活動中安排「表達+組織評價」,這對部分老師來說是個夢靨,因為他考驗到老師的應變能力,而這應變能力的培養必須藉由觀察與欣賞孩子的解法而來;如果在教學上,只是一昧的依賴自己的數學知識,傳達數學事實,那在教學中會逐漸缺乏調整的能力,這麼一來也就難以對孩子的解法進一步的組織與評價。
    最後「數學的抽象之美」有絕大部分是源自於歸納,在小學階段,「歸納法」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抽象活動,應用非常之多。


        在同一天,這個講座的下午有一場我的講座,我的講題是「國小數學起、承、轉、合教學法─數學化課程研發設計與實踐」,會後兩位大陸的特級教師,陸麗萍校長和邱恭志校長特別和我有一段小對話,而我也深深覺得數學思想與我的系統有異曲同工之妙,可以說是知音,也或許可以說,這是多年來數學教育界一直努力的目標,如今,彼此各有斬獲~

        一場令人驚艷、在內心深處共鳴的旅程~
        台灣加油! 台灣加油! 台灣加油!

《他山之石可以攻錯- part I數學解題》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