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公告-部落格測試中

前滾翻~後滾翻~練習翻轉啦! 核心---設計數學化的課程讓孩子能夠享受「做中學」的樂趣,透過核心問題的討論.同儕間的合作學習分享,進一步察覺與了解---而與其所呼應的是「國小數學起.承.轉.合教學法」~~~~~~~~~~

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

《六上正比》

《六上正比》


「比」和「正比」的差別為何?
「比」用來描述某一個時空,某一物體的不同測度之間的關係,譬如一瓶飲料,可以用100c.c.來描述他,也可以用105g來描述他。
「正比」則用來描述某一段時空的變化情形。
也就是說,比的研究對象是「定量」;而正比的研究對象是「變量」


這個單元用了四個section來做說明,第一個Section以班級慢跑活動的速度為例子,先描述→接著收集訊息→然後整理成表格→再繪製成圖形;接下來利用兩個Section以老師洗水塔時要先放水的流速問題為例子,先進行section one的活動,接下來嘗試引出「關係式」;最後一個section則是正比的深入討論,討論正比在圖形上的判準、嘗試「變換單位」和「變換變項(名稱)」,來檢視圖形的變化情形。

在課程設計方面,基本上是採「國小數學化課程的研發設計」
在課堂教學方面,基本上是採「國小數學科起承轉合教學法」

註:每個section的進行時間請自行斟酌。
註:互動的過程與現場的氣氛無法一一呈現,深表歉意。


Section one
所以課程的一剛開始會花很多時間去描述問題的背景,目的除了引發孩子研究的動機之外,另一個目的是對「變量」的鋪陳。
協助孩子在情境中搜尋必要訊息,研究研究
再整理成表格,研究研究
再繪製成圖形,研究研究
從中形塑「正比」的概念
教學重點放在「表格」「畫圖」
從表格看到什麼?從圖形看到什麼?


Section two
要談「正比」必須在一個「變量」的基礎上進行探索
今天談「速度」,是「流速」
把握住基本原則:「詳談故事情節」→「給出訊息」→「整理成表格」→「繪製成圖形」,今天再多加一點的是試著「變換單位」,看看圖形會不會改變


Section three
今天主要是幫上一節課收尾,收尾的過程中就可以找些議題來討論
今天再多加一點的是試著寫「關係式」


Section four
今天的任務是建立在前幾節課的基礎上,進行深入的討論
討論一:討論在圖形上,成正比的三個判準
1.從原點開始
2.直線
3.斜線往右上
討論二:單位改變之後,圖形是否改變,「成正比」的特性是否改變
討論三:「變項」改變之後,圖形是否改變,「成正比」的特性是否改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