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公告-部落格測試中

前滾翻~後滾翻~練習翻轉啦! 核心---設計數學化的課程讓孩子能夠享受「做中學」的樂趣,透過核心問題的討論.同儕間的合作學習分享,進一步察覺與了解---而與其所呼應的是「國小數學起.承.轉.合教學法」~~~~~~~~~~

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

學期初共備:省思單元的分與合-整數記數系統、整數加減

開學了
檢查中、低年級的單元,可以發現前幾個單元大都與「整數記數系統」、「整數加減」有關,但這兩個主題之間的關係又是甚麼呢?這是本文想探討的議題。




從課本單元的安排,可以發現,各版本、各平台大多是先介紹記數系統(numeral system),當孩子會數數、數大數,熟悉記數系統之後,才進入相對應的加法問題,然後是減法問題。

But
,老師在教學中會發現,如果是單純的講述記數系統,孩子會淪於死背規則,此時數字變成數碼(0~9)的組合,然後數感就不見了;當然,也因為在講述的過程,都只是數字,所以,孩子更不可能會有量感。

有經驗的老師,在講述的過程中會搭配一些操作,讓孩子有量感,會帶著學生用數字來描述生活中的數量,讓孩子有數感,只不過加入這些活動,在時間的安排上會有點趕。而且,來到整數加減的單元,類似的活動還要再重新進行一次。

所以,該怎麼辦?我的建議是把「整數記數系統」、「整數加減」合起來上,並且考慮孩子的數概念發展,要怎麼進行呢?如果網友有興趣,我再找時間寫架構和例子。

至於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窘境呢?
原因是,「整數記數系統」和「整數加減」兩者本來就是一體的。記數系統可以協助合成、分解活動的紀錄;在合成的過程中,因為量太大,原有數字不夠紀錄,所以要產生更大的數,為了精簡並發揮數碼的功能,所以產生更棒的記數系統(十進位)

但,兩者為什麼又會被分開呢?
學科成熟之後,知識架構會重組變成組織架構。在數學組織架構上,覺得要先有數才能進行數的計算,這樣比較嚴謹、穩固。遺憾的是,學生的學習歷程、脈動,常常不是符合學科的組織邏輯,而是學科的發生邏輯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件:一到四年級有關「整數記數系統」的摘要
108
數學課綱p74附錄三:學習內容主題和分年雙向細目表
一年級:一百以內的數、加法和減法、基本加減法
二年級:一千以內的數、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、加減應用問題、簡單加減估算
三年級:一萬以內的數、加減直式計算
四年級:一億以內的數
五年級:十進位的位值系統

均一教育平台一到四年級的知識點
一年級:20以內的數100以內的數、分與合、10以內的加法、10以內的減法、20以內的加法、20以內的減法
二年級:200以內的數、二位數的直式加法、二位數的直式減法、1000以內的數1000以內的加減
三年級:整數數線、10000以內的數10000以內的加減

四年級:一億以內的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